崇旭的阶段性答案

珍惜「诚实的反馈」

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?我觉得是「诚实的反馈(honest feedback)」。

不管是同事、朋友还是恋人,如果能够持续给对方诚实的反馈,往往说明他们处于相对深度的关系。

在《圆桌派》听到一句话:「有人教,相当于塞钱进你口袋。」同样,收到诚实的反馈,又何尝不是在收钱?

下面展开说说。

反馈为何重要?

对一个想进步的人来说,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」是最可怕的噩梦。

每个人都应该知道邓宁克鲁格效应。它解释了「迷之自信」,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少了。

我认为世上有两种「不知道」:

一种是,越不知道,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。越不知道自己不知道,越没有要去知道的动力。这种不知道,叫「无知的傲慢」。

一种是,越知道,越知道自己不知道。越知道自己不知道,越有想去知道的动力。这种不知道,叫「不知的智慧」。

越进步的人越虚心,越落后的人越骄傲。(万维钢) 越差越牛逼,越强越谦虚。(李笑来) 相信那些寻找真理的人,怀疑那些宣称自己已经找到真理的人。( 安德烈·纪德) 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,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。(罗素)

正因为每个人的视野有限,不可避免会有认知盲区,而来自别人的反馈,就像是在帮你开地图,让你往「明白人」的方向前进。

人际关系的试金石

真正健康的深度关系应该是怎样的?我的阶段性答案是:一起变得更好。

我们期许自己在意的人能过得更好,但关系再好,生活也是别人的,这时候我们能做什么?

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资源,比如时间、物质、人脉、见识。前三者略过不讲,而「见识」的提供,正是通过反馈来实现的。

然而,从本能上看,人们不愿意接受与自己立场不一致的信息。在认知冲突的情况下,还可能出现「逆火效应」——

当人们遇上与自身信念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,除非它们足以完全摧毁原信念,否则会忽略或反驳它们,原信念反而更加被强化。

由于人的出厂配置是如此不靠谱,因此我们常说的「保持开放心态」,实际上需要勤加锻炼才能养成——时不时还要小心「旧病复发」。

说了这么多(希望你还没被我绕晕),我实际上是想说:假如你也认同一段健康的深度关系是「一起变得更好」,那么——

你是否愿意、能够、持续给出诚实反馈,能说明对方的重要程度;别人是否愿意、能够、持续给你诚实反馈,能说明你在别人心中的重要程度。

你想跟怎样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,这也许是个可以参考的标准。

如何做诚实反馈?

诚实反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。如果像下面这样,别说深度关系了,关系可能都没了——

事实上,如何提反馈是一门很重要的沟通课,而且需要大量练习。如果对此感兴趣,向大家强烈推荐《关键对话》这本书。以下几个要点,是我结合实际认为比较重要的:

营造安全氛围是关键。在什么环境下进行谈话、沟通的目标是什么、双方是否有共识,都会影线到安全氛围。

从事实出发,而不是想法。事实是客观发生的事情,想法是对事实做出的解释。「小明离开了教室」是事实,「小明对课堂内容感到不满,愤然离开教室」是想法。事实在不同人的眼里也有差异,记得向对方寻求确认,达成共识。

注意倾听。只谈论自己的想法,不要去预设别人的想法。说完自己的,要主动请别人补充,注意倾听。倾听不要只用耳朵,要用心去尝试理解对方为什么这样想。

只提建设性意见。不要单单只说「我觉得这个不好」而不给出措施。能够清楚地说出问题所在,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,都是建设性意见。

最后,我写出来只能代表我在意且在努力,做得好不好,身边人的评价更为准确。希望写出来对你有点帮助。

#人际关系 #反馈 #沟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