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旭的阶段性答案

信源不靠谱,你就不靠谱

1

在网上,你总能看到很多莫名奇妙的谣言。更匪夷所思的是,这些谣言经常被大量转发。

谣言的截图都被转到发紫了,辟谣的人就算跑断了腿也追不上。

很好奇,这些网友在转发谣言的时候,究竟是怎么想的。

四年前我写《爱惜你的羽毛》:

在我看来,每个人就是一个媒体,一个品牌,一家企业。我们做的每件事,都是跟世界建立信任的过程。

所以,对我来说,实在做不到转发任何未经查证的谣言。没把握的信息,我就说自己不知道。

2

看到一条信息,我们需要先区分,这是事实还是观点。

事实是可以被证实或证伪的。最基本的做法,就是找信源。

举个例子:我们看到一个消息说,A 说了 B。那么,基本的核查就包括:

这个消息的源头是谁?

你听小李说了某事,而这事是小王从 C 那看到的,C 说是 D 现场报道的。

在这个案例中,D 就是消息的源头。

那么接下来就要问:这个源头的可信度有多高?

如果 D 是运营了几十年的正规机构媒体,那么可信度就比较高;要是 D 是某个不知名的网友,那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。

若信源不够可靠,就说明「A 说了 B」这个事实没有被证实(也没有被证伪),不宜继续传播。

要是你真的很想知道 A 到底有没有说 B 呢?那你就要跳脱 D 这个信源,去找其他的可靠信源,来证实或证伪「A 说了 B」这个事实。

此外,媒体对信源的要求要更高。在发布一条新闻之前,除非是一手消息,否则至少要有两个不同的可靠信源,进行交叉验证才行。

3

然而,现实世界里的状况——

昨天我就看到两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谣言。

一个谣言是,日本乒乓选手伊藤美诚输球后,指责中国为了胜利不择手段。

「信源」是这么一条推特。(经核查,已删除。)

图片

一个只有 14 个关注者的日本推特用户,发了一条带有「伊藤美诚」标签的推特,被人翻译一下发到中文世界,就变成了伊藤美诚说的话,成为许多人义愤填膺的理由。

另一个谣言是,全国多个省市突然变成中高风险地区,甚至还有「极高风险地区」。

图片

从哪传出来的这图,不知道……可就这么一张图,据报道,是传遍了贵阳人民的朋友圈。

哎。

4

现实如此。对你我来说,想去控制谣言产生的源头是不可能的。

我们能做的,是尽可能挑选靠谱的人和机构,作为自己的信息来源。

在《对自己的脑子好一点》里我说过,在这个算法推荐满天飞的时代,「人」才是最好的算法。

让信息素养好的人帮你过滤,就能让最优质的信息穿过身体。

@VicodinXYZ(张潇雨):你究竟「允许」哪些信息一点一点改变了你,改变了你的认知、观念、格局,它们到底是滋养还是消耗了你的生命。这些你的人生真正倚仗的、最核心的东西,它们真的足够好吗?

与此同时,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,让自己变成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。不要整天把据说、传言、听说这种词挂在嘴上,用老唐的话来说:

这种习惯,能让你遍地踩坑,所有认识你的人,内心都会悄悄给你打分:「这是一个不靠谱的人,礼貌而不失尴尬地交往就好了。」

#信息素养 #信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