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旭的阶段性答案

想在投资的世界活着,有 3 个前提

昨天聊完《留在正确的游戏里》,今天继续。

留,其实分为两个层面:想留,以及能留。前者,已经聊过了,这一篇就聊聊后者。

因为话题比较大,不同行业的变量也比较多,不好一概而论。所以,我打算以投资为例,来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。

我认为投资是一个值得玩一辈子的正和游戏及无限游戏。原因是什么,以后有机会再讲,这会直接进正题——怎样才能一直活在投资的世界里?

内容比较基础,我是当学习笔记来写的,投资老鸟可以跳过。

活得久

显而易见的道理,总最容易被忘记。没错,能留下来的前提,是命还在。

投资是一场长跑,如果想要获得市场的长期收益,首先我得自己活得足够长。

巴菲特和查理·芒格是全球最有名的投资人组合。这两个人,一个人 90 岁,一个人 97 岁。巴菲特 11 岁就开始买股票,他能积累这么多财富,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复利旅程很长很长。

与之相比,有些非凡人士的英年早逝,总让我感到特别惋惜。

苹果创始人乔布斯(56 岁)、贝壳找房创始人左晖(50 岁)、Zappos 创始人谢家华(47 岁)、NBA 球星科比(42 岁)……经常忍不住想,如果他们再多活 30 年,世界会变得有多不一样?

尽管我到不了这些人的高度,但投资是个对所有人都公平的游戏,想要看到复利的惊人结果,就先努力让自己长命一点。

长期资金

MJ 老师的财报课,教会了我许多投资常识。其中就有一个投资大忌,曰「短钱长投」。意思就是说,拿一笔短期内要用到的钱,拿去股市里做长期投资。

为什么这是大忌呢?且听我解释一番。

价值投资教父格雷厄姆有句名言,说市场短期是投票器,长期是称重器。

意思就是说,股票短期的价格波动是完全无法预测的,三五天、三五周、三五月的走势如何,没有人能说得准。

因为股价是市场中所有行为的一个结果,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,就会做出各种不理性的买卖行为。这些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在「投票」,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股价。

但如果把时间拉得尽可能长,股价最终都会回归到股票背后那家公司的价值之上。只要公司的发展是长期向上,那么股价不管如何波动,最后也是长期向上的趋势。

投资说简单点,其实也大致是这么个游戏。每一笔好投资,都特别需要时间的浇注——只要方向正确,时间越长,胜率越高。

所以,如果拿一笔短期要用的钱投到股市里,其实就相当于「赌一把」,赌的就是市场短期的投票结果如你所愿。

假如这笔钱的使用期限是半年,那么如果这半年内,这支股票刚好走下行趋势(再好的股票也有这种时候),那么期限一到,你就只能接受亏损卖出的结局。

换句话说,你的钱没有足够长的时间,等待股票的价值回归。短钱长投,就跟到赌场里赌一把大小没什么区别。

不上杠杆

如果命和钱都能撑很久,投资者还是有可能被迫出局。其中「奥秘」,就是上杠杆。

所谓上杠杆,就是借钱投资。你想买的股票是 100 块钱,可你只有 10 块,那就跟券商借 90 块,买 100 块的股票。

你只用了 10 块钱,买了 100 块钱的股票,就上了 10 倍的杠杆。

10 倍杠杆是什么概念?就是只要买的股票跌掉 10%,你就爆仓了——你只有 10 块钱,买了 100 块的股票,跌去 10%,就已经把你的本金跌没了。

这时候如果不补仓,股票会被强制卖掉。(实际情况中,券商并不会等到你的本金亏光才强制卖股票,所以还要更残酷一点。)

无数的投资大师都奉劝投资者「不要使用杠杆」。然而,我们却还是时常在新闻上看到,有投资者因为使用杠杆,最后家破人亡的故事。

因为杠杆除了让人迅速亏光,也能让人迅速致富。还是之前的这个例子,如果股票涨了 10%,因为 10 倍杠杆的存在,你的盈利就是 100%。

于是,那些不愿意慢慢变富的人,相信自己能一把暴富的人,最后都「暴负」了……

实际上,上杠杆的危害,其实跟「短钱长投」的结果一样——你会在不得不卖出股票的时候卖出,而不是想卖出股票的时候卖出。

在至暗时刻死掉的人,还有什么可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呢?

#投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