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旭的阶段性答案

玩好游戏

聊游戏这个话题之前,要先说一下:

我不是游戏从业者,不是硬核玩家,是超休闲玩家(一年游戏时间可能不到 100 个小时),几乎只玩单机游戏(主机和电脑为主)。

所以,以下内容,只是基于个人经历的主观看法。

1

我跟游戏的最早记忆,要追溯到小时候最早玩的《极品飞车》和《仙剑奇侠传》。

在去上大学之前,还玩了《过山车大亨》《红色警戒》《星际争霸》《大富翁》《虚拟人生》(不是《模拟人生》哦)《仙剑客栈》等各种各样的游戏。

这个期间,还记得的事情有这么几件:

当时家里只有一台电脑,谁先抢到谁玩,于是,就经常出现一大早起来抢电脑玩,一屁股坐到晚上睡觉前的情况;(我可怜的妹妹啊……)

打《仙剑奇侠传 4》,哭得稀里哗啦的;

看自己在《过山车大亨》里建好的乐园,特别得意;

有同学开始买点卡玩《石器时代》的时候,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,立志不在网游上花一分钱,一直到现在……

现在回想起来,其实就是四个字——头脑简单。上面四件事,可以总结为小孩子的我要、我哭、我厉害、我就不。

2

上大学的时候,现在还能记得的就两个游戏《使命召唤 8 现代战争 3》和《帝国时代 3》,其他记不太清了。

之所以对这两个印象深刻,是因为那时候经常跟舍友通宵联机。这应该是我第一次通过游戏社交吧……

然后特别火的网络游戏像 Dota、魔兽世界什么的,从来没玩过,也一直没去了解,没产生过兴趣。

开始工作后的五六年,进入工作狂模式,就基本没花什么时间玩游戏了。有过几次的心血来潮,在下载完游戏、打了个开头,也就消耗殆尽了。

现在的工作,不像在创业公司那么忙,家里有 PS4 Pro 和 Nintendo Switch,一年也就通关一两个游戏吧,仅此而已。

3

我对游戏的看法,经历了几次转变。

小时候嘛,屁都不懂,完全被大脑的杏仁核支配。觉得游戏好玩,那就玩游戏(甚至有点上瘾),没什么自控能力。

大学期间,对未来发展没什么方向感,有的是时间,就打游戏消磨吧。

开始工作,越发觉得时间是很宝贵的资源了。当时对游戏的看法是:这玩意儿,不仅要花我钱,还要花我时间,这买卖太亏本了,我不做。

再后来,在现在的公司,和同事聊起来值得玩的主机游戏。他说了一句话蛮打动我(大意):最有才华的游戏人,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做出来的作品,至少值得试一下。

在那次聊天后,我才买了 PS4 Pro,开始尝试玩一些公认的佳作:《巫师 3》《神秘海域 4》《战神》《风之旅人》《最后生还者》……

游戏这才重新作为精品内容的一种,进入我的生活。去看 IMAX 电影的时候,片头总说「进入一场电影」,但我想,游戏也许才是沉浸在故事的最好方式。

4

凡此种种,对「玩游戏」这件事,我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选择框架。

第一,玩主机/电脑游戏有个「好处」,就是不能随时随地玩(对很多人来说,也许是缺点)。

也就是说,只有我回到家这个「场」里,才有玩游戏的条件。而我在家的时间非常有限,因此也就不会花过多的时间玩游戏。

(更何况,我有很多在家也不想玩游戏的时候……比如现在,我在电脑前码字日更,为了我的学费。)

第二,我只玩有明确终点的游戏(模拟经营除外)。这样,才「拿得起,放得下」。

现在有很多游戏(包括产品也是),是出于让人投入无限多时间这个目的设计的。这就像一部美剧,如果目的是为了拍得尽可能长,那就必定会不断挖坑、填坑、弃坑。对观众来说,就没法看了……

游戏有终点,对创作者和玩家来说都是一种克制的体现,很重要。

第三,我几乎不玩竞技类网游。

我曾经玩过几局《王者荣耀》,然后就发现,胜利是这个游戏的主要乐趣。想赢,那就必须要投入时间精力,磨练自己的技术。这个头一开,后面就没完了。

另外,看身边人经常边玩边骂娘,实在不觉得那是愉快的体验。

总之,就像任何其他事情一样——想要什么,不想要什么,都是我们可以选的。

我不抗拒玩游戏,但是会有选择地玩。有的游戏就是坑,那我的选择很简单——不玩。

#游戏 #选择